外国人眼中的大运河|系列二:"史上最大来华使团”的运河之旅




可能是受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的影响,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,一直都是遍地黄金、百姓安居乐业、一个彬彬有礼的和睦大家庭,引得不少欧洲人向往。

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发生了工业革命,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,急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。在这种情况之下,英国人把目光投向了“繁荣富裕”的清朝,希望能够通过与清朝建立外交关系,扩大双方的贸易,以增进英国经济的发展。为此,1792年,英国国王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,向中国派遣了一个“史上最大来华使团”。




使团访华概况



BACKGROUND





这个使团由马戛尔尼勋爵率领,随行人员经过精心挑选,包括军官、传教士、商人、翻译、水手,甚至还有机械师和天文学家,总共五艘船只、近700人。

根据《英使访华记》、《马戛尔尼勋爵访华纪实》等史料记载:马戛尔尼使团于1792年9月从英国朴茨茅斯港出发,于1793年6月到达澳门,8月到达北京,见到了朝廷头号权臣和珅,并于9月在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。

这次会见,被西方学者称为“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”与“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”之间的直接碰撞。不过英国使团虽然见到了乾隆皇帝,却没有与清朝政府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谈判成果,英国想借祝寿的名义同清政府谈判扩大两国的贸易往来,而大清帝国却依旧以“天朝上国”自居,把英国人当成纳贡来朝的“番邦”。







英国帆船进入了皇家大运河



 ROYAL CANAL






谈判不成,就在英国使团准备无功而返的时候,乾隆皇帝下了一道命令,使团不必像来时那样,走海路从天津到广州,而是特许他们穿越大清帝国的腹地:从北京出发,沿着运河南下,在扬州过江,到达杭州,继而换乘车马到达广州。这是一道特别的命令,因为自马可·波罗以来,除了那些传教士和商人之外,还没有一个欧洲的外交使团能够如此完整地游历中国的大运河。我们不知道乾隆皇帝的真实用意,是为了展示天朝的繁华还是为了增加使团的旅行乐趣。但事实就是如此,1793年10月7日,英国使团从北京通州上船,开始了为期33天的运河之旅。






运河印象



IMPRESSION





马戛尔尼使团沿运河南返的过程中,留下了大量关于运河及其沿岸社会情形的文字和图像记录。这些记录一直成为鸦片战争以前,欧洲特别是英国人了解大清帝国腹地的重要来源。在《中国:那个古老帝国的风景、建筑与社会习俗》中,不论是托玛斯·阿洛姆的绘画作品,还是赖特的文字解说,许多都来源于他们当年留下的记录。

他们这样描述大运河:


我们的帆船进入了皇家大运河,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。它流过高山,穿过谷地,还与众多河流湖泊相交”;

“这是个天才的工程,它旨在使帝国的南北各省能够相互沟通”


使团对运河上的船闸尤其称道,他们详细统计,运河全线共有72个船闸。行记中写道:


“在那些大自然过分妨碍运河走向的地方,就用固定在岸上的绞盘把船拖上斜坡或平坡面,从一个河段拉到下一个河段。有十五六人在操作,每次将船吊起再放入水中的过程不超过三四分钟。”
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文字记载之外,使团里有专职画师w.亚历山大等人——在照相术发明之前,他们的作用就相当于照相机。时至今日,这些记录运河之旅的写生作品仍然保存在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,如全力以赴的纤夫和船队通过船闸等场景,其生动细致之处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。


历史是一条长河,运河是一部通史,日夜长流的水里蕴涵着千古兴衰的道理,“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”。200多年后的今天,重读“史上最大来华使团”的运河行记,回味古老运河与近代工业文明的初次碰面,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200年来,这条运河一度从农业文明的骄子变成了工业文明的弃儿,几经沉沦,而今又焕发生机,运河儿女也以兼容并蓄的态度,拥抱着现代文明,走向复兴与新生。倘若马戛尔尼能够沿着运河故地重游不知又会作何感想?





- END -

内容参考/ 《杭州全书·运河(河道)丛书》

图片 / 百度



更多故事,请关注:

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